查看原文
其他

杨小彦:学艺术如果不问自己这个问题,学了也是白学

ARTDBG 打边鼓 2022-12-04



学艺术有用吗?


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直截了当,就是艺术没什么用。我研究了几十年的艺术,越研究越感到悲观。我们现在的社会实际上越来越技术化,当你学习一门实用的知识时,你未来的生活可能就会获得一个保证。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华人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北美读书,学医学、会计学、法学,有哪一个家长会鼓励孩子学艺术?除非是孩子学什么都学不好,而他们以为艺术好学、好考、好混一点,反正就算混不到耶鲁大学也可以混混艺术学校,比如到芝加哥美术学院。


而且对于什么是创意,并没有固定的标准,我可以说这个创意很好,也可以说这个创意很不好。因此小孩子也会产生错觉,他们会认为创意就是自己的内心的冲动,这个时候他们又忘了在相当程度上艺术是一门知识。所谓艺术是一门知识,就是你要把这个创意做好,你首先要克服一个过于小我的、狭隘的发泄,而很多人都只是发泄,很多人都只是画画,他们认为我就是喜欢画画,只要是在画画,就觉得自己是在做艺术。其实不是,这个时候他们又忽略了艺术是一门知识。


但是一到社会上,如果通过艺术谋生或是靠艺术吃饭,这碗饭并不好吃,因为创意的标准不明确。你看下什么人学艺术史?威廉王子学艺术史,他的夫人也学艺术史,为什么贵族会选择学艺术史?因为学艺术史可以提高他们的修养。那为什么威廉王子不去学计算机或物理学?因为这些学科似乎要经过严格的训练。但是,是谁告诉你艺术不需要严格训练,是谁告诉你艺术史容易学?


在今天,艺术史这碗饭好吃吗?大学里面有艺术史系、艺术学系,一般这些系只有一个中国美术史的教授和一个西方美术史的教授,他们待着不走,不退休,等到他们退休了,他后面的一个人会跟上,但是如果后面的一个人跟不上,那你会学得怎么样?像我一个老朋友,他的外语能力很好,年轻的时候在杭州学习外语。因为热爱艺术,选择了做学术翻译,后来一直读到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李铸晋的博士。读完博士后找不到工作,后来找了一个收入很一般的工作。他就跑去考试,最后到了航空局工作,收入增加了好几倍。他说:“我只好去做航空,一直做到退休。” 那天,我在杭州见到他,我这朋友叫杨思梁,是一位很著名的翻译家,人非常好。他说:“杨老师,怎么办,收入真的还是差很远,我现在提前退休,做翻译搞艺术,是因为我觉得现在我的生活没问题了,我已经积累好了。在我年轻的时候,获得一个教职是很困难的,而且当时的收入非常少。”他说完,我大吃一惊,就真的这点收入。所以艺术这碗饭,从吃饭上来讲,是不好吃的。在这个意义上,从事实和现实的角度来看,艺术是没什么用的。


当然了,正是因为世俗的眼光,在高度科技化的社会中,人们普遍地认为学艺术没有用,但这恰恰证明了艺术的价值。为什么呢?如果你一直坚持还是要学习艺术,意味着你的内心有一个被唤醒的灵魂。什么是被唤醒的灵魂?就是你要有一个真正的属于你的个人体验的存在,而那些被高科技彻底控制的人群,他们其实就是一些符号。


对于医生来讲,一个人得病,不管是张三得病还是李四得病,反正他们就是得了这个病,医生只会看到这个病。的确,从医学和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没什么问题。因为所有的医学都会讲标准,管你是张三还是李四,你得了癌症,就是得了癌症;得了这个病,就是得了这个病;得了冠状肺炎,就是得了冠状肺炎。我们能够说思想家得了冠状肺炎就很可惜,于是那个流浪汉得了冠状肺炎就不可惜吗?所以正是因为这种普遍的看法,学艺术没有用,或者艺术似乎没有用,而我真的佩服那些一直在坚持的人,他们一直在坚持一个精神领域的独立性。


世间绝大部分学艺术的人可能是来混的,但是当中真的有人是你不能不佩服的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从实践的角度来看,艺术真的是天才的结果,因为我们不能安装一种冲动给任何一个人。我很喜欢一位中国的著名艺术家的一句话:教艺术是教什么?唤醒你的自我,唤醒你燃烧的系统。至于燃烧成什么样子,我怎么能左右?但是,这意味着很多人这一辈子,到了最后走向末日了,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。唤醒是很难的,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恰恰所谓没用的艺术才是最有价值、最令人尊敬的,这是我研究这么多年的感慨。一方面,我很理解世俗社会的艺术没有什么用;但另一方面,我慢慢地寻绎出一种真正值得我们尊重的那些艺术家,可能事情就是这么悖论。


对于现在正在学习艺术或者走上艺术道路的人,我会鼓励他们继续坚持,但我觉得这一点很难做到,因为现在很多人很快就放弃了艺术这个专业。我总是在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:所以学艺术的人,你究竟是为了这个行当好混,想过舒服的日子,还是在你的灵魂、情感的深处,真的有一种不得不说的强烈的欲望,也就是说你有一种无法克制的内心动力。不管你从事哪一个门类、种类、方式的艺术,如果你不问自己这个问题,学了也是白学。


当然,如果你走上了学艺术这条道路,那我觉得从一个更现实的角度看,你就要把艺术当成一种知识,就像我现在研究艺术史一样,把它当成一门知识。既然它是一门知识,它就会有一个客观对象,那么它本身也的确是具有知识的力量。当你开始做这个研究的时候,你也要做好准备。如果在这个行当里边能够有所出类拔萃,从而获得一个位置的话,它不仅可以让你获得一种精神快感,同时也是可以谋生的。当然它不会像做资本投资、风险投资,那么赚大钱。


也就是说,如果你是因为内心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而从事艺术,就意味着你可能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。同时,如果你对艺术还是有兴趣,你也可以放下来,把艺术作为一个客观的知识来研究,因为它毕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
本文根据龙邃洋和杨小彦的对话整理而成,《打边鼓》获得授权首发。




杨小彦

中山大学传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广州美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四川美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



杨小彦:学艺术,要不要让孩子考级?

杨小彦:父母如何看自己孩子的画


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转载、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。电话:0755-86549157;邮箱:info@artdbl.com;微信:dabinlou2018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